目前我市实行全市统一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政策。那么有哪些医保报销窍门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一、小病尽量去基层
按照国家、省级部门对“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要求,我市对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报销待遇普遍比其他医院高。以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为例,在市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的,统筹基金报销比例为50%,其中中药饮片及中医诊疗项目费用报销60%;在市内其他定点医院医疗的,统筹基金报销比例为15%,其中中药饮片及中医诊疗项目费用报销25%;在一个医保年度内,参保人员普通门诊累计净报销限额为800元;上年度有效签约的参保人员,在市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累计净报销额为1000元。
高血压、糖尿病等12种慢性病患者,基层医院报销比例更高。比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基层医院报销60%(其中肺结核报销70%)。
二、读懂“三目录”
医疗保障部门规定了基本医疗保险对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的报销范围,俗称“三个目录”。如果属于“三个目录”内的,可以按规定进行报销;不属于“三个目录”内的,医保不予报销。
1.医保药品目录
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比如:感冒清胶囊、阿莫西林胶囊、阿卡波糖片(商品名:卡博平)、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商品名:金奥康)等。
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高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需要先按比例(各地不同)扣除一定的个人自理费用后,将余下费用再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比如:厄贝沙坦片 、复方消化酶胶囊、黄芪生脉饮、稳心颗粒等。
强调:2020年起,我市乙类药品除进口干扰素、进口胸腺肽个人自理比例为20%外,其余乙类药品个人自理比例为3%。
2.诊疗项目目录
临床诊疗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且由医保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的诊疗项目。比如血常规、CT平扫、B超检查等。
3.医疗服务设施目录
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在接受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必需的服务设施。
三、大病保险待遇
大病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对大病患者高额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支付基础上再给予进一步支付。
在一个医保年度内,参保人员住院和门诊规定病种经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报销后个人自付的费用及转外就医承担的自理比例费用,其累计超出我市大病保险起付线2.5万元以上(其中特殊药品起付线为8000元),并低于封顶线40万元的部分,大病保险基金报销60%。
属于我市医疗救助对象的人员和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在二级及以上的人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 10个百分点(即达到70%),起付标准降低50%(即为1.25万元,特殊药品4000元),以此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