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城乡居民医保慢性病门诊保障制度在绍兴的落地见效,9月25日上午,绍兴市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第八期——优化慢性病医保服务在绍兴电视台630演播厅举行,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现场。
这次节目迎来了以下领导和嘉宾: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徐国龙
市政协副主席黄文泽
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新闻传媒中心、市医保中心、震元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上虞区梁湖镇中心卫生院、嵊州市甘霖镇中心卫生院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
市和各区、县(市)两级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
节目开始,市医保局裘凯音局长介绍了我市慢性病医保新政策。我市的慢性病政策有三个特点:
一是向基层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医疗机构,目前市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销60%以上。
二是向特殊人群倾斜。对贫困人员、二级以上残疾人、优抚对象、家庭医生签约人员这四类人群在报销比例和全年报销总额上都有明显倾斜。目前我们已对近20万特殊人员在信息系统上做好标识,确保政策能落实到位。
三是定点药店向慢性病人开放。为方便参保居民购药,目前已开通355家定点药店,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慢性病门诊保障政策从7月1日起实施2个多月,新增备案人数48576人,门诊结算201581人次,基金支出545.37万元,效果明显。
节目中,主持人与各位领导、委员、嘉宾围绕优化慢性病医保服务从病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店、健康管理四个视角进行了深入讨论。
话题一:关于我市慢性病政策
Q:委员毛沁娜提出:9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门诊保障力度,绍兴如何抓好落实?
A:市医保局裘凯音局长回应:绍兴在2017年就出台了慢性病保障制度,将高血压等12种疾病纳入保障范围。今年7月1日起,根据省的统一部署,对慢性病门诊待遇又作了完善:在报销比例、年度报销总额上作了提高,在购药的渠道上作了拓展,可以说,我们已经提前落实了国务院的最新要求。
话题二:关于居民医保门诊起付线
Q:委员毛伯利提出:现在城乡居民的门诊起付线是50元,经常有病人咨询50元起付线是否可以取消或者逐步降低?
A:市医保中心主任朱文祥回应:设立医保起付线的目的,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个是体现“参保人员个人和医保基金合理分担医疗费”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另一个则是增强参保人的费用意识,减少小病大医的浪费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门诊起付线相当于医保基金的一道防火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我市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了全市统一的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其中城乡居民医保的门诊起付线由原来的80元调整为50元,降幅达到37.5%,从而使城乡居民的医保待遇有所提升。
话题三:关于慢性病居民使用家庭共济账户
Q:委员毛沁娜提出:慢性病患者往往年度医疗费用较大,若年度报销额度用完,建议可以借力于医保历年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A:朱文祥主任回应:为提高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绩效,2017年1月,我市实施医保历年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职工参保人员可将其历年个人账户余额用于支付直系亲属的门诊医疗费用。这里的直系亲属,指包括配偶、子女和本人父母。这项政策一实施,就受到广大参保群众的欢迎,特别是门诊费用支出比较大的参保人员,通过共享家庭成员医保历年个人账户,能有效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到目前为止,我市全市医保历年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共绑卡29.97万对,已共济惠及22.69万余人、结算 466万多人次、共济金额达到 2.74亿元。
话题四:关于慢性病医保基金的监管
Q:嵊州市甘霖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彭仁祥提出:签约医生还应成为居民健康和医保基金的“双重守门人”,要加强基金监管。
A:裘凯音局长回应: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我们是医保基金的守门员。今年以来,全市医保部门通过协议管理、专项治理、监督检查多管齐下,已形成了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病的医保基金支出不容小觑。我们绍兴是全国医保基金诚信体系建设的试点城市,下一步,我们将实施“131”工程加强基金监管,建立1套完整的医保基金信用评价指标体系、3大动态的监管机制、1个信用结果的应用平台,从源头上、长效上确保基金安全。这里,我们呼吁所有参保人员、所有两定单位都珍爱医保信用,我们一起守护基金安全。
话题五:关于慢性病长处方
Q:委员董学君提出:慢病长处方虽好,但是药三分毒,患者病情也在变化,慢性病人通常也有很多并发症,也要从安全和有效治疗上考虑。
A:朱文祥主任回应:慢性病长处方是指对“疾病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持续用药、社区慢病管理依从性好”的慢性病患者,由定点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将慢性病一次处方医保用药量从4周延长到不超过12周。原来我市只规定在基层医院可以开,今年7月1日起,已扩大到二级以上医院,进一步方便了城乡居民医保患者配药。同时,我们要求开方医生严格把握适应指征,明确告知申请患者慢性病连续处方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慢性病长处方兼顾患者病情和便利,更具科学性。
话题六:关于慢性病列入门诊规定病种
Q:市民代表盛楠提出:慢性病是不是可以列入我们医保的门诊规定病种?
A:朱文祥主任回应:我市的城乡居民医保慢性病病种共12种,其中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耐多药肺结核、慢性肝病、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这7种病种已纳入我市的门诊规定病种,其他还有恶性肿瘤、脏器功能衰竭症、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属于我市的门诊规定病种。通俗地讲,被列入门诊规定病种的参保人员,在指定医院门诊就诊所产生的费用按住院比例报销,这样大大提高了此类患者的医保待遇。享受门诊规定病种前,参保人员要到定点医院医保办按规定办理门诊规定病种确认手续,确认后的门诊规定病种人员可选择1-2家市内定点医院作为门诊规定病种指定医院。
话题七 :关于贫困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救助
Q:委员钟宏娇提出:对于生活困难的慢性病患者,能否有倾斜性的医疗救助政策,比如提高报销比例等?
A:裘凯音局长回应:医疗救助是一项托底性的医疗保障制度。市医保局成立以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努力解决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碎片化的问题。最近,经市政府同意下发了全市统一的医疗救助制度。实现了“三统一”:统一医疗救助对象,统一医疗救助方式,统一医疗救助经办管理。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资助参保100%、医疗救助100%。如果认定为贫困对象的,其医疗费用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待遇之后,按照政策规定,个人负担部分,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医疗救助,最高100%补助,最低50%。
节目的最后环节是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徐国龙讲话。
徐市长高度肯定了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这个载体,认为委员的发言基于实情、视角清晰、客观中肯,针对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最后对做好医保服务,提了三点要求:
一要紧扣群众关切,切实保障好医保民生。各部门要提高认识,按照国家、省部署,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把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破解群众急难忧愁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突出保障好医保工作等基本民生。9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大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保障力度,绍兴已迈出了第一步,希望医保部门把该项工作办实办好。
二要紧扣防治结合,切实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加大对慢性病保障政策、慢病医保支付方式的研究,查找制度中的短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基金可持续的前提下,不断完善政策,逐步提升慢性病患者待遇水平。加大对慢性病患者的干预防控,帮助树立每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尽量减少或延缓慢病的发生。加快推进集中招标采购,扩大采购范围,降低购药成本,推行长处方制度,多措并举减轻患者负担。
三要紧扣部门联动,切实优化慢病医保服务。加强部门联动,挖掘潜力,统筹医保服务发展的各项要素资源,实现服务的无缝对接。要加大对慢性病政策的宣传,充分发挥医院医生、药店药师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提高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医保部门要在全市推广部分基层医院的成功经验,确保慢性病参保人员及时享受到便利和实惠。卫生健康部门要积极出台慢性病配套政策,保障慢性病药品供应,让患者买得到药。
想要了解节目全过程以及领导嘉宾的精彩讨论吗?敬请收看本周六(9月28日)晚七点半绍兴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特别节目。